《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詩集傳序》簡析
朱熹著。見《朱文公文集》,收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二冊。《詩集傳》一書是宋以后《詩經》的重要注本之一。朱熹在本書中雜采諸家學說,解釋各篇題旨,出以己見。在這篇序中,先寫《詩經》產生是由于有“欲”,則必然有“思”,發而為“言”,盡于“咨嗟詠嘆”,這樣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因此就產生了“詩”。繼而談《詩經》的教育作用,分別對西周時之詩、列國之詩到孔子刪詩、編詩作了論述,以為《詩經》的教育意義是在于“使夫學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師之,而惡者改焉”、“是以其政雖不足行于一時,而其教實被于萬世,是則詩之所以為教者然也”,充分地肯定了《詩經》的教育作用和意義。接著分別對《詩經》中的“風”、“雅”、“頌”三類詩的內容體制上的區別及其流變作了解釋。最后指出學詩的大旨在于修身、治國。作者這些看法是建立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是從維護封建倫理觀點出發的。朱熹為文以窮理致用為主,反對浮華無實,語言簡潔、明白,這篇序言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
上一篇:《散文·論雷峰塔的倒掉》簡析
下一篇:《散文·諾爾曼·白求恩斷片》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