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與鄧衛玉書》簡析
鄭日奎著。見《靜庵集》,收于《清代散文選注》。這是作者寫給他的同鄉與朋友鄧衛玉的一封回信,信的內容主要談論文章與人品的關系。鄧衛玉在寫給鄭日奎的信中稱道他的文章的風格氣度,說他有所師承。作者認為,自己的文章談不上有什么師承,當時他住在北京,正做著文學之臣,又能與比自己高明的人往來,因此使鄧衛玉有那樣的看法,其實情形并非如此。他敘述了京城中一般的文官求見顯貴時種種屈辱難堪的情狀,像他這樣不善于謅媚討好的人,“足未進,口未言,面已發赤,即使請益有獲,所得幾何”,說明作者不愿作此狀。即使平常所說文章有所師承,如韓愈得于《左傳》、柳宗元得于《國語》之類,也都未嘗親身受到前人的熏陶和教誨;只要得到名家的詩文,私心仰慕而引為學習的榜樣已足。信中清楚地表白他極不愿奔走于巨公名流之門,以求做到外不欺人,內不欺心。此信顯示出作者梗直不阿的品性與卓立不羈的風格。中間備述當時官場的丑態惡習,并作了酣暢淋漓的揭露,態度磊落,氣勢凌厲,表現出他不愿在顯貴面前摧眉折腰的品格。文字質樸簡古,命意高古,見識超拔。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與王介甫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與高司諫書》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