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輞川圖》簡析
劉因著。見《靜修先生文集》,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這是劉因在觀看了唐代王維所繪《輞川圖》后所寫的一篇跋文。文章先寫《輞川圖》的藝術(shù)價值:畫中“江山雄勝,草木潤秀”,閱后“使人徘徊撫卷而忘掩,浩然有結(jié)廬終焉”之思。接著筆鋒一轉(zhuǎn),指出繪畫不是“修己治人之資”,而王維“以前身畫師自居”,所以“其人品已不足道”;加之王維“安史之亂”時“陷賊而不死”,“茍免而不恥”,“不知世有大節(jié)”,故其品格不足議。進而指出“能詩能畫、背主事賊”的王維能享盛名,而死守平原的顏真卿“忠誠蓋一世,遺烈振萬古”,但連唐玄宗也不識顏真卿為何人,由此可見當時皇帝昏聵胡涂、時局的危險到了何等程度!作者感嘆:“人之大節(jié)一虧,百事涂地”,說明名節(jié)一壞,即使有值得紀念之物,亦被人視作“芻狗”。最后指出藝術(shù)家品德的重要,士大夫應(yīng)以王維為鑒。這篇畫跋,實是一篇品評人物的評論文章。文中批判王維的失節(jié)行為,在宋元社會動亂之際,自有深意。文章開頭先贊王維《川圖》,采用先揚后抑手法,突出題旨。文詞清朗,議論縱橫,愛憎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先秦·鯀禹治水》簡析
下一篇:《散文·“友邦驚詫”論》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