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云謠集雜曲子》新詩鑒賞
詞總集,不分卷,近人朱孝臧輯。孝臧(1857~1931)一名祖謀,字古微,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歸安人。光緒九年(1883)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侍郎,出為廣東學(xué)政,因與總督齟齬,引疾歸。
朱為清末四大詞人之一。此書為最古之詞選集,出于敦煌石窟,為唐人寫本。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fā)現(xiàn)敦煌石窟藏書,先后為法國人伯希和、英國人斯坦因所竊。二十年代初,學(xué)者董康游倫敦,見到《云謠集》一卷,錄此書以歸,贈予詞學(xué)專家朱孝臧。然此卷為殘本,題名為《云謠集雜曲子三十首》,但僅存十八首。后劉半農(nóng)往法國巴黎游學(xué),亦得《云謠集雜曲子三十首》殘存十四首,朱氏取兩本相校,除《鳳歸云》二首重出外,正得三十首。民國二十一年(1932)龍榆生輯《彊村遺書》將此本刻入。這些詞作者已不可考,有些詞來于民間,大部分作品寫于中晚唐。其內(nèi)容多寫征夫思婦怨曠之情,敦煌在中晚唐時已屬邊城,多戍守之士,曲詞要在他們中間演唱流傳,必然要反映他們的生活與思想感情。如《破陣子》第四首:“年少征夫軍貼,書名年復(fù)年。為覓封侯酬壯志,攜劍彎弓沙磧邊,拋人如斷弦。迢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春去春來庭樹老,早晚王師歸卻還。免教心怨天。”詞中寫一位青年建立軍功的熱望與妻子對家庭生活美滿要求的沖突,可能因為是軍隊中演唱的,最后還有兩句門面話,免得擾亂軍心。《洞仙歌》:“華燭光輝,深下幈幛。恨征人久鎮(zhèn)邊夷。酒醒后多風(fēng)醋,少年夫婿。向綠窗左偎右倚,擬鋪鴛被,把人尤泥。須索琵琶重理。曲中彈到,想夫憐處,轉(zhuǎn)相愛幾多恩義。卻再敘衷鴛衾枕,愿長與今宵相似。”其他作品也多類此。朱氏說這些詞“樸拙可喜,洵倚聲之椎輪大輅,且為中土千余年未睹之秘籍”。
從這些早期詞中可以感到它們與音樂的密切關(guān)系。“云謠”出自《穆天子傳》“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因‘謠’中有“白云在天,山陵自出”的句子,后人編錄詩集稱《白云謠》,簡稱“云謠”。《花間集》歐陽炯《花間集敘》有句“是以唱‘云謠’則金母詞清,挹霞醴則穆王心醉”。“云謠”泛指頌美之歌。
書有南京姜文卿刻書處所雕《彊村遺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道園學(xué)古錄》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曲論·太和正音譜》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