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邛都老姥
亦題《邛都大蛇》。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二十。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選入。小說敘寫:邛都縣有一老姥,家貧孤獨,每次吃飯時,總有小蛇在床間,姥憐而喂之食。后蛇漸長大,長丈余。縣令有匹駿馬,被蛇吸殺。縣令大怒,責令老姥交出蛇來。姥告知蛇在床下,令即掘地,挖得很深很大,而一無所見。令遂遷怒,殺了老姥。蛇氣憤地責問縣令“何殺我母?當為母報仇。”此后,每夜縣令總聽見一種似雷似風的聲音。過了四十多天,百姓相見,都驚詫地說:“你的頭上怎么戴著魚(頭戴魚為淹死相)?”當晚,方圓四十里,與縣城俱陷為湖。當地人稱之為“陷湖”。唯有老姥宅安然無恙,至今猶存。漁人捕魚時,都停住在老姥宅上,每遇風浪,只要住在老姥宅旁,便恬靜無事。水淺時,有人鉆入水中,撈得一塊舊木,還結實無損,光黑如漆,今好事者把它作為枕頭,互相贈送。作品旨在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因果報應思想。這雖是一種封建迷信,但從中也表現了人民的善惡觀,體現了他們懲惡揚善的愿望。作品想象奇特,如文中描寫蛇精之語,頗能傳達出人物的情緒和口吻。縣令殺姥后,蛇精乃感人以靈而言曰:“瞋令,何殺我母?當為母報仇!”(用汪校本)蛇精憤怒之情態,宛然可見。后部分寫城陷為湖事,構想奇特,頗具浪漫主義奇情異趣。這篇小說的本事出后漢李膺《益州記》(《太平御覽》卷七九一引)。自《搜神記》本文問世后,流傳更廣。《窮神秘苑》(《太平廣記》卷四五六引)及《太平寰宇記》等皆采述。另《搜神記》卷二十《古巢》、《青瑣高議》后集卷一《大姆記》、《巢湖神母廟記》、《敬鄉錄》卷十、《庶齋老學叢譚》等皆載古巢湖事,與本篇陷湖事相似。《水經注》卷十《濁漳水》、《太平廣記》卷四五八引《廣異記》、《續博物志》卷八等皆載有擔生(即陷湖之蛇名)事,《青瑣高議》后集卷一有陷池事,亦皆與本篇故事相類。足見這類故事在古代流傳之廣遠。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鄧元義婦》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向·鄒孟軻母》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