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陳寔·張廣定女
東漢志怪小說。陳寔撰。原載《異聞記》,見葛洪《抱樸子·內篇·對俗》引文,唐李亢《獨異志》卷下亦引。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亦載錄。記載漢末一則民間傳聞:張廣定夫婦,因遭戰亂而欲逃避他鄉;但有女四歲,自不能步涉,父母又不能把她放在筐里挑走或背去,于是就將她丟棄在一個古冢中。三年以后,張氏夫妻歸來,欲收冢中所棄女兒之骨更殯埋之,往視,竟發現女兒還活著,并還認識父母。問她,才知她原來是仿效冢中烏龜的呼吸而活下來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動亂,人民流亡,拋妻離子的悲慘情景,揭露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禍患和不幸。東漢末年,戰亂使人們不得不背鄉離井,顛沛失所?!鞍坠锹队谝?,千里無雞鳴”(曹操詩),餓殍遍野,百姓拋兒棄女、家破人亡已成一種社會現象。張廣定棄幼女,就是漢末人民所受痛苦的典型明證。亂世出奇事。張廣定拋棄親女于古冢中,三年后竟然不死,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來是張女仿效龜息而“轉不復饑”所致。這里虛構了“女以效龜息得不死”的情節,使作品頗帶傳奇色彩,意趣濃重。從藝術效果上看,寫“效龜息得不死”的虛筆,比“死留尸骨”的實筆更能暴露戰亂的災難。可以想見,張廣定夫婦在戰亂后面對生女,而回憶棄女,痛定思痛,酸辣苦甜,心里難道好受?小說如此描寫,確實見出作者藝術手段之高。當然作品寫“效龜息不死”與漢代迷信說法有關。在漢代,神仙方術和讖緯迷信盛行,人們求長生,信迷信,認為萬物有靈。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烏龜是“四靈”之一,可以長壽。張女效龜息得生,就迎合了這種迷信傾向。此篇所記錄之事,又載《幽明錄》(《御覽》卷五五九有引)?!恫┪镏尽肪硎噍d有類似故事,是人墮深澗中,無出路而學龜息得生之事??赡苡纱藙t故事演化而來。蘇東坡《和讀山海經十三首》(見《東坡先生詩集注》卷三十一)云:“亂離棄弱女,破冢割恩憐。寧知效龜息,三歲號窮山。長生定可學,當信仲弓言。支床竟不死,抱一無窮年?!奔丛伌耸隆!稏|坡志林》卷三《冢中棄兒吸蟾氣》亦演其事,唯易龜為蟾耳。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皇甫謐·龐娥親傳》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曹丕·彭城鯉怪》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