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公孫弘
東晉志人小說。葛洪撰。原載《西京雜記》卷二。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錄入。公孫弘(前200—前121),字季,菑川薛人。漢武帝初征為博士,由御史大夫升任丞相,封平津侯。《史記》、《漢書》有其傳。本篇寫他與友人高賀之間的恩怨事。作品敘述:公孫弘原來是平民百姓,漢武帝元朔中(前128—前123)升任丞相,老朋友高賀隨從著他。公孫弘給他吃的是糙米飯,蓋的是布被子,賀就埋怨說:“哪里用得著老朋友富貴呢?糙米飯、布被子我自己就有它們。”公孫弘聽了以后很慚愧。高賀告訴別人說:“公孫弘里面穿著華貴的服飾,外面穿著布衣服;內廚的伙食豐盛奢侈,外廚的伙食簡單粗糙。哪里可以用來昭示天下?”于是朝廷里也就有人懷疑公孫弘的簡樸是故意做樣子給人看的,公孫弘感嘆說:“寧肯遇到一個可惡的賓客,也不愿碰到老朋友!”小說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態,反映了人心的險惡,有一定教育意義。作品雖然簡短,但生動地勾畫出了兩個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讀來發人深思。公孫弘是由布衣起家的官員,雖然后來官至丞相,但是并沒有忘掉故友,也沒過奢侈的生活。這一點小說中并沒有明言,但從側面描寫完全可以看出來。在封建社會,公孫弘能做到這兩點,也算得上是清正廉明了。高賀則不然,他之所以追隨老友公孫弘,就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當公孫弘給他吃粗飯、穿布衣時,他自然口出怨言,但可恨的是他對公孫弘的造謠誣蔑。高賀所造謠言不僅十分狠毒,而謠言說得也十分狡猾,頗能惑眾。公孫弘給人們的印象不管是穿戴還是吃喝,都很簡樸,于是高賀便在內外有別上大做文章:“內服貂蟬,外衣麻枲;內廚五鼎,外膳一肴。”高賀身為公孫弘的故人兼隨從,他說的話決非一般人所能比,帶有很大的蒙蔽性和欺騙性。于是乎,就連朝廷也“疑其矯焉”。至此,公孫弘就是渾身是口也很難辯得清楚,也才意識到了故人對自己的危害性,于是深深地感嘆道:“寧逢惡賓,不逢故人!”小說主要用人物的言語刻畫形象,行文簡潔凝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人物小品。
上一篇:《先秦·莊周·儒以詩禮發冢》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匡衡》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