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綿上
【出典】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釋義】 綿上,指綿上山,在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春秋時晉國的介之推有功不受祿賞,與其母隱居于綿上山中。后因以“綿上”為隱居的典故。
【例句】 安得且歸去,綿上飽耕眠。(魏了翁《水調歌頭·叔母生日同家人勸酒》2391)這里用介子推典,謂欲歸去與叔母等共過隱居生活。
上一篇:典故《米家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綿綿此恨無盡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