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漱金鳥
東晉志異小說。王嘉撰。原載《拾遺記》卷七。《太平廣記》卷四六三、《太平御覽》卷一七八皆錄載。王汝濤《太平廣記選》(續)選錄。作品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魏國:魏明帝曹叡即位的第二年,建靈禽之園,蓄養遠方國家所獻珍禽異獸。 昆明國遣使送來漱金鳥,使者稱羅得此鳥者以為至祥,聞大魏之德,故特來獻上。明帝蓄此鳥于園中,以真珠龜腦喂養它。此鳥常吐金屑。它畏霜雪,明帝便造了小屋養它,屋稱“辟(避)寒臺”。還用水晶做了門窗,使內外通光。宮人爭用此鳥所吐之金飾釵佩,謂之“辟寒金”。宮人中有詩相嘲道:“不服辟寒金,哪得帝王心。”于是,那些媚惑討好的人爭用這種飾物,以便邀寵。魏滅,此園亦被焚毀,此鳥乃翱翔而去。作品有力地抨擊了封建帝王的腐化奢侈。這篇作品的成功之處,是能寓譏諷于事,通過看似客觀冷靜的敘事,將作者的強烈諷刺予以淋漓盡致的表述。 魏明帝之待漱金鳥,專門“起小屋”,并“以水晶為戶牖(窗)”“飴(飼)以真珠,飲以龜腦”,其荒淫奢華,于此可見一斑。而明帝之朝中宮人則“爭以鳥吐之金用飾釵珮”,其中“媚惑者”更是“亂爭此寶”,“行臥皆懷挾以要寵”。宮人如此,宮中主子則又能是一副什么面孔呢?不動聲色,而針砭之意充溢其中。作品結構亦非常精巧。開頭寫獻鳥,并著意點出得此鳥者“以為至祥”,中間寫明帝對此鳥的珍愛及此鳥在宮中引起的可悲可笑事,最后寫魏滅鳥飛,鳥并未給魏帶來什么吉祥。首尾呼應,極富諷刺力量。作品能以小見大,借一鳥的故事寫了魏明帝統治之奢侈腐敗。奢侈腐敗,正是許多封建王朝覆滅的直接原因;因此,這一故事有著十分典型的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品塑造了一個昏憒荒淫的封建帝王形象,尤其能以寥寥數十字描繪出一幅十分生動的宮人邀寵的群丑圖。把這個封建王朝的淫侈的本質揭露得淋漓盡致。漱金鳥是否“常吐金屑”,不得而知,但其為熱帶珍禽則無疑矣。這就告訴我們,我國至少在漢魏時北方已經開始飼養熱帶珍禽,并且會建造光線充足的適于熱帶鳥類生活的溫室了。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東陽無疑·齊諧記》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李清》》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