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欒巴
東漢志怪小說。葛洪撰。原載《神仙傳》。《太平廣記》卷十一錄載。吳曾祺《舊小說》、王汝濤《太平廣記選》(續)皆錄入。欒巴,東漢蜀郡人,字叔元。曾為黃門令,后遷豫章太守。靈帝時,因黨錮之禍而下獄自殺。本篇描寫他亦人亦仙的事跡:成都人欒巴,少而好道,不修俗事。因蜀郡太守以師友之禮請之,則到太守處,即平坐,卻入壁中去,冉冉如有云氣之狀,須臾,他即不在,而壁外人見他化虎而去。后舉孝廉,拜為郎中,遷為豫章太守,廬山廟有一老貍為“神”,但常作祟,能使江湖之中逆向張帆的船迎頭相逢。欒巴至該郡,往視廟中,老貍所化之神便不復在。欒巴即行追緝到齊郡。那老貍已化為書生,以郡守之女為妻。欒巴即作符,以神術召來老貍,便殺之。還豫章,為百姓除妖邪之患。后征為尚書郎。正月初一,在京都洛陽朝宴上,他已知此時成都市上失火,于是便接過御酒,飲于口中,向西南方噴去。后來成都方面回奏朝廷說:“初一失火,須臾有大雨從東北來,火乃撲滅,而雨中含酒氣。”……作品通過對欒巴一生神異之事的描寫,贊揚了他的為民除患消災的功德。作品取材與其他“神仙傳”頗為殊異。寫欒巴亦官亦神,以官階的升遷為線索,有機地把他的穿墻化虎、緝殺老貍、噀酒滅火等故事連在一起,既井然有致,也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又突出了主題思想。文中寫欒巴身入壁中而到墻外和他于洛陽噀酒而滅成都之火的情節,題材也很新鮮,構思極為奇詭,意趣橫生,頗有魅力。欒巴此人,在“神仙”中,很有名氣。他的噀酒救火,已經成為后代不少神仙故事仿效的題材。欒巴入壁而墻外,則啟發了《聊齋志異·勞山道士》的構思;追殺老貍精也為后代“許遜斬蛟”故事的前身。
上一篇:《秦漢·應劭·杯弓蛇影》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沈約·桓石虎》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