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獻余魚
亦題《楚人有獻魚楚王者》。西漢軼事小說。劉向撰。原載《新序》卷二《雜事》。趙仲邑編《新序選注》選入。作品敘寫: 楚國有一漁夫,給楚王獻魚。獻魚時告訴楚王,這是自己當天捕獲的魚,因為吃不完,又賣不掉,扔了又覺可惜,所以來獻給楚王。楚王左右聽了,異口同聲指責漁夫之言粗鄙不堪,獨楚王知漁夫之意。楚王對左右講:“你們不明白漁夫是一個仁人啊!”然后講出了一番道理:“如果糧倉中糧食有剩余,那么國家就會有百姓受餓;后宮妃妾成群,國家未婚的成年男子將會增加;國庫里有大量財物,貧困的老百姓就會增加。這不是為人君之道。亡國之君總是把府庫充實得滿滿的,我早聽說過這個道理,只是未曾實行。漁夫正是用獻余魚來諷諫我啊!”于是楚王派人救濟、慰問國內的鰥寡孤獨,并用國庫里的糧食財物救濟貧窮的老百姓。把后宮里不曾與楚王同寢的人嫁給鰥夫們。楚國百姓歡悅異常,鄰國百姓也來投奔楚國。作品說明人君應該關心百姓生活,不應貪占婦女和財物,表現出了較強的民本思想。作品中的漁夫,是一個仁厚又聰明的人。他關心百姓生活,但在勸諫時卻很講策略,沒有直接責備楚王,卻用了“獻余魚”的巧妙方式。楚王的左右卻不理解,反而指責他“鄙也”。這更反襯了他的聰明智慧。作品中的楚王,是一個明達寬仁的君主。當左右紛紛指責漁夫時,他卻理解了漁夫的用意,并制止了左右的指責,承認自己的統治有失君人之道,并能立即改正錯誤。在楚王身上,寄予了作者對當朝統治者的殷殷厚望。
上一篇:《先秦·狐假虎威》簡析
下一篇:《先秦·尹文·獻玉》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