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鷹圖
現(xiàn)代·張書旂作
紙本設(shè)色
在福建某地的一次畫展中,徐悲鴻偶爾看到張書旂的花鳥畫,大為驚訝,經(jīng)呂鳳子介紹,延聘書旂到中央大學(xué)任教。時在1929年。
張書旂的花鳥畫取法于任伯年,相當(dāng)接近現(xiàn)代嶺南派。但他既嫻于色彩又側(cè)重筆墨。所畫翎毛,形神生動,能盡“飛鳴宿食”之態(tài),在同道中是出人頭地的。其畫得到高劍父和呂鳳子的傳授。呂鳳子曾贊書旂日:“畫花似聞香,畫鳥如欲語,對形神兼?zhèn)浔憩F(xiàn)手法,可謂盡畫家之能事。”這是確評。這幅《柳鷹圖》就是體現(xiàn)這一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柳鷹圖
說起畫鷹,源遠流長,記載唐代畫家貝俊,工繪鷹鶻,楚公姜皎,亦善畫鷹,杜甫有姜楚公畫鷹歌。宋李猷的畫鷹,也極有名聲。對畫鷹,清代張志鈐有一看法:“世所作多搏搦狐兔鳧鷺,流血淋漓,頗乖好生之念,猷(指宋代李猷)乃盡反之,其畫鷹貌甚閑暇,略無鷙猛慘烈之狀,而不失英姿勁氣,可尚也。”(《畫家品類舉要》)張氏此圖畫的就是這一類的鷹。
《柳鷹圖》是幅兼工帶寫的作品。僅在柳樹兩個柯枝上灑落赭石水,柳樹用淡墨邊勾邊染而成,幾處梢頭略見濃墨提神,乃對雄鷹之陪襯。一鷹高踞老干上,昂首振翅,側(cè)視長空,英姿奕奕,正欲起飛。書旂運筆犀利,見骨見筋,勾厾互用,兩爪硬筆勾刻,強勁有力,側(cè)仰遠望之姿,尤見傳神。1962年春,潘天壽在圖的右下方題上:“此系書旂研弟舊作,清新流麗,至為難得。”此圖張書旂未落款,端賴潘天壽補題以傳。
足見張書旂畫翎毛以畫老鷹最出名,他在《翎毛集》中寫道:“鷹,猛禽也,一名爽鳩,嘴鉤曲堅強,背黑腹赭,間有黑白斑紋,腳四趾,三趾向前,其一能前后轉(zhuǎn),趾端有爪甚銳,目甚兇威,多棲于巖崖松柏,或揚翅于海闊天空。”他對鷹觀察入微,故能繪得筆簡墨惜,一筆一墨無須增減,達到了惟妙惟肖,形神兼?zhèn)洹?/p>
張世祿教授是書旂的弟弟,他在《翎毛集·前言》中也說:“書旂所作花鳥,論者以為‘自得家法,欲與古人爭一席地’,誠為惲南田、趙搖叔后數(shù)一數(shù)二者。”
上一篇:《黃陵柏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幼兒園阿姨好》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