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蘇洵
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初舉進士不中。景祐二年(1035),始發憤刻苦讀書。景祐四年,應禮部試,不中。慶歷五年(1045),至京師,與顏醇之等游。慶歷六年,舉制策,不中。慶歷七年,自嵩洛游廬山、虔州,父卒,歸。至和二年(1055),謁張方平于成都,訪雷簡夫于雅州。嘉祐元年(1056),送二子軾、轍抵京應試;識歐陽修、韓琦,名動京師。嘉祐五年,為秘書省校書郎。次年,為霸州文安縣主簿,編纂禮書。英宗治平二年(1065),禮書成。次年,卒,人稱文安先生。有《嘉祐集》傳世,版本很多。又有北宋殘本《類編增廣老蘇先生文集》二卷。今傳詩五十首。洵以散文名。葉夢得謂其“詩不多見,然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并贊其《九日和韓魏公》詩意氣“不少衰”,其《送蜀僧去塵》詩“婉而不迫,哀而不傷”(《石林詩話》卷下)。陳師道引世人之言謂洵“不能詩”(《后山詩話》),失之偏頗。所作以古體為多。《宋史》卷四四三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臞軒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蘇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