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莊周·丑女效顰
戰國寓言小說。莊周撰。原載《莊子·外篇·天運》。今見郭慶藩《莊子集釋》。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亦皆錄入。故事敘述:西施患心痛病,緊蹙著眉頭。村里有一個丑女人,看到西施的模樣覺得很美,回來也模仿著捧住心口,皺緊了眉毛。村里富人看見她這樣子,都牢牢地關閉大門不出來; 窮人見她這樣子,馬上攜妻牽子躲得遠遠的。她光知道人家皺眉捧心很美,卻不知道皺眉捧心為什么美。這則寓言說明:只知道模仿是低能的表現。西施本來生得美,盡管她病痛很難受,皺眉捧心,仍不失其美。村女本來生得很丑,也要學著西施的病態,無論怎樣皺眉蹙額,也不能掩飾其丑。而且西施是由于害心痛病而顰的,這顰還是自然的; 那村女只是忸怩作態,完全變成了一副怪相。學習別人,要有分析,揚其所長,去其所短; 若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也不分析別人為什么有其長處,而去機械地模仿,這樣就會產生十分可笑、甚至可悲的結果。從藝術上講,這則寓言猶如一幅絕妙的漫畫。作者大膽使用藝術夸張的手法,對人物的形象進行漫畫式的勾勒或烘托渲染,刻畫出了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那丑女見西施“病心而矉”。覺得人家這樣很美,就“歸亦捧心而矉”。這就活畫出了村女盲目模仿、裝模作樣的丑態。接著,作者又用“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 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的渲染描寫,不僅進一步勾畫了村女弄巧成拙的丑態,也勾勒了人們對丑女的憎惡。這則寓言很著名,“東施效顰” 的成語即由此而來。
上一篇:《秦漢·劉向·不要愛丑》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丹砂井》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