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黃帝說
戰國志怪小說集。撰人不詳。《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小說家類著錄,四十篇,今書佚。班固原注:“迂誕依托。”李劍國謂:“當是怪異色彩較濃的準志怪小說。”黃帝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他是重要的神話人物,傳說頗多,戰國陰陽家、方術之士亦言必稱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謂“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足見其傳說之迂怪。漢末應劭《風俗通義》卷六《聲音》、卷八《祀典》兩處引 《黃帝書》,當即《黃帝說》。這兩條佚文為: “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上古之時,有荼與、郁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有桃樹,二人坐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郁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由此可見《黃帝說》“迂誕”特色之一斑。“素女”最早見于《山海經·海內經》,但《山海經》僅記其名而未敘其事,至《黃帝說》始詳。后來素女事還常被文人擷為典故,如張衡《思玄賦》“素女撫弦而余音兮”,左思《吳都賦》“裊裊素女”等,可見其影響。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邯鄲淳·麻木不仁》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黃赭負義》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