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君傳》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人情小說,七十二回, 又名 《第一快活奇書》、 《無恨天》。澤州陳天池著。書成于道光十三年前后,今存有擷華書局排印本, 首有道光庚子徐璈序,道光丁未劉象恒序等,又有道光十三年自序及道光十八年陳天池《與友人書》,復有道光二十年李恒《讀如意君傳略言》。另有文記書店排印本,與擷華書局本似系同板。
書托明時事,寫田文泉一生的如意經歷。略謂:田文泉本上界金童降世,幼即慧敏異常,被皇上譽為神童子。嘗有熊入城,文泉預言熊兆火災,果驗;途遇販馬客,文泉謂群馬中有千里駒,其父依言購之,果得龍駒。文泉少有大志,學成文武全才,十二歲時縣州應試即分獲文、武第一。后春秋應試,又獲文武四冠,點文、武狀元,一時哄動京師,名傳天下,得授文華殿侍讀,宏治皇帝(明孝宗)招為駙馬,居玉清官,夫婦甚相得。正德繼位,奉旨處理南京程敏政出賣試題案,與公主同至江南復開考試。夫婦二人游西湖, 覽勝景,論詩文。其時,正德帝又特命工部于山西平陽營建駙馬府,府成,名曰“館甥城”。又命太監劉瑾選才德兼備妙齡女郎十數人為媵。文泉與公主回京復旨后,文武百官即送駙馬歸邸,文泉得封為“如意君”。 至館甥城,文泉夫婦頒封職事,一城井然,然后夫婦歸省。 有霸州劉六、劉七自宏治起即作亂,此時,勢更猖獗,欲攻館甥城。春官院輔賓王守仁將計就計,誘困劉六于絕流谷中,擒劉七等。正值如意君夫婦歸,夾攻絕流谷,賊殺劉六來降。如意君獻俘京師。時劉瑾專權,眾官敢怒不敢言。如意君獲劉瑾與劉六秘信,遂上書劾奏,除劉瑾。復返館甥城,迎父母供養,又招百姓墾荒屯田,將皇上所賜劉瑾家財賑濟鄉鄰,還在永安招集游民,收藥采茶,關廂起市。西域大寇犯境,上令如意君往征,大敗之,擒女將翡翠娘。奏凱之日,上以翡翠娘賜如意君,公主又為收絳仙、納四姬。如意君遂在眾妻妾之中游樂優宴。爵至封王,乃急流勇退。后來,如意君的妹妹又被納為皇后,兒子、女兒則與衍圣公之女兒、兒子聯姻。如意君歸田后,還做了許多好事,如治理黃河,為庵中尼姑擇配,訓戒兒女。兒輩為官,如意君還派人私訪他們的官聲。兒輩也都政跡斐然。
書中的如意君是儒家理想中的人物,上盡忠于君,下效力于民,是個理想的人臣;在家孝順父母,敬重兄長,又時時訓誨兒孫,既是個孝子,也是個嚴父。如意君的如意境遇更是作者和許多士人所期望的:有文武兼全之才,遇合識材的明君,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抱負,為國為民出力;家中妻妾和合,子孫綿延。這書純粹在寫作者自己的理想,有時竟似在有意粉飾。 書的格局、情調很有點象《野叟曝言》, 但又遠不如《野叟曝言》。 《野叟曝言》雖也重寫理想,但卻并未忘懷現實,對現實的暴露,有時還頗為深刻。其藝術性也與《野叟曝言》相去較遠。不過,這書的語言還是流暢的,比起一般的才子書及兒女英雄書來,卻是并不遜色。
上一篇:《女豪杰》簡介|鑒賞
下一篇:《孀姝殊遇※》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