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羿
西漢志怪小說。撰人不詳。原載《括地圖》。見《太平御覽》卷三五○引文。又《北堂書鈔》卷一四四、《路史·后記》卷四《夷羿傳》羅蘋注等亦皆引載(文各有異)。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亦錄入。羿本是神話中之天神。《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載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扶助下民;《淮南子·本經(jīng)訓》載有堯時羿上射十日,下除獸害。本篇故事,此前不見他書,是羿神話故事的珍品。故事敘述: “羿年五歲,父母與入山。其母處之大樹下,待蟬鳴還而取之。群蟬俱鳴,遂捐去。羿為山間所養(yǎng)。羿年二十,能習弓矢。仰天嘆曰:‘我將射遠方,矢至吾門止。’ 因捍即射,矢摩地截草,徑至羿門。隨矢去。”這是一個優(yōu)美的民間傳說。其故事格調(diào)清新,富于生活情趣,與古拙的古神話大相異味。羿在這里已不是超凡出眾的天神,而是人間善射而不忘母子之情、矢志尋母的孝賢之子。由射十日,演為射箭尋家,則表現(xiàn)了野夫村民的生活情味。射矢尋家門,想象奇異,而感情表現(xiàn)濃烈,頗有藝術(shù)魅力。《北堂書鈔》卷一四四在引本故事時,增飾有“躬隨往尋,每食糜,則余一杯”的情節(jié),其事細微而見委曲之韻。但其他引文甚簡,難詳本末。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續(xù)異記》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安·羿射九日》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