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銅人腧六針灸圖經》又稱《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徑》,作者宋王惟一,王惟一(約987~1067),又名惟德。刊于1027年,全書共3卷,計354個穴名,657個穴位。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參考諸家學說,對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任督二脈的循行及其腧穴,予以編述,并考訂偽誤,較《甲乙經》孔穴增青靈、厥陰俞、膏肓三個雙穴,增督脈的靈臺、陽關兩個單穴。并附經脈腧穴圖,這部書為永久保存,全書曾刻子石碑上,樹立于汴京(今河南開封),供學習針灸者拓印和閱讀。《經籍訪古志補遺》引“櫟窗先生跋”稱:“拓本銅人圖經三卷,系于明正統八年所重刊,首有英宗御制序及伏仰側三圖,十六字為一行,百六十行為一段,五段為一卷……”。作者還設計鑄造了兩座銅人,它是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臟腑具備,其外鐫有腧穴名稱,對辯認經穴與教學起了很大作用。《醫籍考》引王應麟稱:“……命尚藥奉御王惟一,考明氣穴經絡之會,鑄銅人式,又纂集舊聞,訂正訛謬,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至是上之,摹印頒行……”《醫籍考》稱:“……內置銅人針灸圖二十有四,凡五藏旁往,為谿谷所會,各為小竅,以導其源委,又刻針灸經于石、其碑之題篆、則宋仁宗御書……”。原書另附《穴腧都數》1卷,簡記腧穴部位。1186年此書更名為《新刊神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改編成5卷。解放后有影印本。
上一篇:《欽差大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聞奇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