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全書》的主要內(nèi)容,《呂祖全書》導(dǎo)讀
《呂祖全書》是扶乩偽托之書及記傳資料的匯編。清乾隆五年(1740)劉體恕、黃誠恕等人編纂成書,乾隆七——九年 (1742—1744) 刻版,有陳直榮、劉體恕、黃誠恕序。乾隆四十年(1775)錢塘天香閣重刊,有吳樹虛、彭啟豐、趙金簡、沈吳坤序,重刊本由邵志琳采補增訂,并析劉本32卷為64卷。嘉慶元年(1796)、五年(1800)、道光三十年(1850)三次重刊。民國時,由上海千頃堂等三次縮印石印版。1982年,臺北皇極出版社影印天香閣重刊本,訂為6冊。
呂洞賓,名嵒,一作巖,字洞賓 (以字行),號純陽子,傳說故事及著作中又或自稱回道人。一說浦州永樂縣 (今屬山西省),一說關(guān)西 (函谷關(guān)以西) 人。本是唐末五代隱逸好道術(shù)者流,史載與道士陳摶相師友。傳說唐咸通三年(862)及進(jìn)士第,不可信。北宋初有呂洞賓內(nèi)丹詩詞傳世,隨著呂仙信仰的流傳,附會其顯跡故事者日多,因敷衍出大量的仙話故事、經(jīng)誥詩文。為八仙的核心人物。元代全真教為利用廣泛的呂仙信仰以傳播其教法,奉呂洞賓為五祖之一。元代至封“純陽演教警化孚佑帝君”,道教稱說為東華真人后身。芮縣永樂宮為供奉呂洞賓的祖廟,各地道觀亦多有呂祖祠或殿。
該書前有《凡例》,述各書目所依版本、資料來源,對考察呂洞賓書增衍、刊刻等情況,有參考價值。正文64卷內(nèi)容略如下:卷1為本傳,集仙傳稗史所載呂洞賓事實,附《仙傳流傳》,并甄別各種傳聞,所載事實,可信成分很少。卷2為《靈寶事跡》,附《神化妙通紀(jì)》,敘呂仙顯跡感化等事。卷3、4、64為寶誥。卷5—21收錄《八品仙經(jīng)》等11種。卷22—33為雜著,包括《訓(xùn)世文》、《金剛經(jīng)注釋》等書7種,其中如《靈寶畢法》等為呂仙所傳,非必其撰述。卷34—50為文集、詩集、語錄、雜論之屬,收《指玄篇》、《儒道同源》等書14種,以講內(nèi)丹修煉者居多。卷51—52收功善書2種。卷53—60為神咒、寶懺之類,收書8種。卷61—63為 《禪宗正指》上中下3卷。總計此書收錄題為呂洞賓撰或傳授書目凡45種。
該書是傳世的各種呂洞賓書集中較為完備的一種本子,其中所錄書出世時間起北宋迄清代,前后數(shù)百年,究竟其中哪些書屬呂洞賓自作或親傳,哪些書為何時何人所依托,考證煩難,然大體皆有線索可尋。要之,自北宋后呂洞賓信仰日盛 一日,流傳極廣,各道派皆有依附其神而為本宗張目者,所以該書實是以呂仙信仰為紐帶串通起的道書大匯集,對研究北宋以后的道教史,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以前道流或喜仙術(shù)者好讀其書,雖欲考辨真?zhèn)危荒芤詺v史眼目觀之,不知其書是以呂仙信仰為核心的各派道書結(jié)集,故終不能定真?zhèn)巍=犟R曉宏曾疏爬考論各種傳世的呂洞賓著作,并結(jié)合于呂洞賓信仰的歷史衍變作研究,有新起色。
上一篇:《呂氏春秋》的主要內(nèi)容,《呂氏春秋》導(dǎo)讀
下一篇:《埤雅》的主要內(nèi)容,《埤雅》導(dǎo)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