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他是狂飆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其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便反映了狂飆運動的反叛精神和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愿望。小說以書信體形式敘述了市民的兒子維特為了躲避世間的紛擾,而到了鄉間,大自然的美景使他獲得了極大的愉悅。在一次舞會上,他結識了聰慧的姑娘綠蒂。綠蒂的音容笑貌使維特神魂顛倒。綠蒂也傾心于維特。兩人“沉入了感情的急流中”。此后,綠蒂未婚夫的歸來使維特十分尷尬,無望的煩惱折磨著他,終于理智戰勝了沖動,他決定離開。為了排遣心中的郁悶,他接受了公使秘書的職務。但是上司的迂腐固執,同僚的趨炎附勢、鉆營奔競,特別是上流社會的門第之見深深刺痛了維特。他憤然辭職。這以后,他想從軍,未能如愿。現實生活的捉弄和不如意,使他又找到綠蒂,以尋求精神的解脫,而此時的綠蒂已為人妻。她雖對維特仍有情意,卻不愿因此而破壞了自己富足、平和的家庭。綠蒂的疏遠使維特喪失了對生活的最后眷戀。他給綠蒂留下一封信,身著他們初次相識時的衣服,飲彈自盡。小說通過維特的悲劇,描寫了覺醒的德國青年渴望個性解放卻又無意反抗,與封建專制尖銳的矛盾沖突。作品1774年發表后,引起強烈反響,在德國以至歐洲掀起一陣維特熱。《少年維特之煩惱》成為德國第一部產生重大國際影響的文學作品。小說因其揭露批判的社會意義,被恩格斯稱為是“建立了一個最偉大的批判的功績”。此書在我國有郭沫若的譯本,人民文學等出版社多次重印。
上一篇:《小倉山房詩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山谷論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