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出典】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其后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孔子之時(shí),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編次其事。”“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禮樂自此可得而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又《傳贊》:“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xué)者宗之。……可謂至圣矣。”
【釋義】 孔丘字仲尼,是春秋時(shí)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傳曾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xué)派。
【例句】 ①禮樂囚姬旦,詩書縛孔丘。(王績《贈程處士》482)這里說孔子刪詩書是自尋煩擾。②卒卒周姬旦,棲棲魯孔丘。(劉希夷《故園置酒》888)這里用孔丘奔波事以襯托自已的及時(shí)行樂的思想。③孔丘貴仁義,老氏好無為。(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其二1384)這里用孔丘同老子對舉,借以表示自己在出處進(jìn)退問題上的思忖。④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李白《臨路歌》1728)這里以孔子泣麟為襯托,感嘆如今無人為大鵬而泣,自傷時(shí)無知音。⑤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大圣猶不遇,小儒安足悲。(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1765)這里以孔子為襯托,婉抒失意之憤。⑥時(shí)命或大繆,仲尼將奈何。(李白《紀(jì)南陵題五松山》1849)這里以孔子生不逢時(shí)襯托自己的不遇之感。
上一篇:嫖姚
下一篇:孫武殺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