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沁園春》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得聲名萬古香。后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流芳?古廟幽沉,遺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編年】
夏承燾《宋詞系》:“文山北行,不過睢陽。《指南后錄·彭城行》云:‘西望睢陽城,只與汴水通。’詞蓋懷望之作。《鳳林書院草堂詩余》注云:‘至元間留燕山作。’殆可信也。《指南后錄》詠許遠詩曰:‘起師哭玄元,義氣震天地。百戰奮雄姿,臠妾士揮淚。睢陽水東流,雙廟垂百世。當時令狐潮,乃為賊游說。’令狐潮殆指張弘范勸降。”
【匯評】
張德瀛《詞征》卷一:詞之見于粵東石刻者,崔清獻《水調歌頭》、文信國《沁園春》,凡二闋。崔詞有劉介齡跋,今存白云山蒲澗寺,萬歷丁亥摹勒上石。文詞在潮州吳文正韓山書院碑陰,明萬歷間,章邦翰重立石刻。于過變處有“嗟哉”二字,蓋后人所妄增者。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天祥被執北行,路經雙廟所作。首舉“死孝”、“死忠”者,封建制度下之最高道德標準也。宋亡之際,叛國降虜者甚多。天祥過雙廟,念張巡、許遠遺烈,不覺感慨,發為此詞,忠義之氣,凜然紙上。此等作品,不可以尋常詞觀之也。
上一篇:周密《沁園春》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劉將孫《沁園春》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