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絜》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自晉至隋駢文選集,清人許梿編選。許氏編此書歷時20年,“易稿者數(shù)四”(許梿《序》),至道光五年(1825)付梓。全書共選36個作家的駢文72篇,包括18類體裁,計賦、詔、敕、令、教、策問、表、疏、啟、箋、書、移文、序、論、銘、碑、誄、祭文,共分4卷。六朝是駢文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評論駢文的特點說:“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駢文對后世有著廣泛的影響。但駢文也存在著“繁冗”的弊病,許梿根據(jù)劉勰“析詞尚絜”的原則,以全篇構(gòu)思精練和修辭簡潔為選本標準,入選作品大都為小品,因此定名為《六朝文絜》。這些小品題材廣泛,鮑照《芙城賦》、江淹《恨賦》《別賦》、庾信《春賦》、北魏孝文帝《舉賢詔》、吳均《與宋元思書》、孔稚珪《北山移文》等駢文精品均被選入。許梿又對所選各篇都作了眉批,其中大多屬于鑒賞評點性質(zhì),如評《別賦》:“起四字(指“黯然銷魂”)無限凄涼,一篇之骨。”有助于習(xí)作和欣賞。這本書大略顯示出南北朝駢文(全書選晉隋各一篇,其余均南北朝作品)發(fā)展的特點和成就,讀者嘗鼎一臠,當(dāng)有所獲。
至光緒間,黎經(jīng)浩又為此書詳加箋釋,為《六朝文絜箋注》,于光緒十四年(1888)刊行,世人多用作家塾課本。此書1962年中華書局排印出版。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
上一篇:《公共關(guān)系與實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共產(chǎn)黨宣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