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張愛玲(1921—)著。中篇小說。寫于1943年10月,同年11月在上海《雜志》月刊第12卷2期上發表,后收入小說集《傳奇》,1944年上海雜志社出版。1968年香港皇冠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小說以曹七巧悲劇的一生,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大家庭沒落衰亡的過程。這是一部一生沒有掙脫黃金枷鎖而被黃金枷鎖扭曲靈魂者的悲劇。小說描寫一個富家寡婦為保護錢財以及情欲未遂所產生的種種變態心理和行動。主人公曹七巧為了錢財,嫁給患骨癆的季家二少爺,熬過10年,丈夫與婆婆都死了,她得到一大筆家產。為了保護錢財,她失去了愛情,她不僅“把自己鎖在黃金的枷鎖里”,而且使兒女成為其殉葬品。作品通過七巧空虛而殘忍的一生,反映出舊家庭的腐朽,有一定的認識價值。作者擅長對人物作心理分析,多采用暗示手法,將人物的言語,動作與心理聯成一體。于狀物寫情之中,表現出對音樂,色彩、造型等藝術的特殊敏感。其筆調承襲舊小說,但文句奇巧,意象繁復,不同一般。《金鎖記》一發表,立即引起文壇廣泛的反映,認為它至少應列入當時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海外一些中國文學研究學者也認為它“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這固然有溢美之嫌,但曹七巧這一典型的塑造卻是張愛玲對現代文學的重要貢獻?!督疰i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后來,她又將《金鎖記》改編成另一部中篇小說《怨女》,風格也頗獨特。
上一篇:《金西報告》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鏡花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