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奧孔》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德國著名文藝評論家萊辛所著。本書全名為《拉奧孔或稱論畫與詩的界限》,這部書在美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并產生很大影響。本書共29章,16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的主要內容有:美就是古代藝術家的法律,詩與畫在塑造形象的方式上的分別,詩與畫在構思與表達上的差別,只有繪畫才能描寫物體美,詩人就美的效果來寫美,等等。本書是啟蒙運動時代對前人的人生理想和文藝思想進行批判和斗爭的產品,對反封建、反教會的斗爭以及新興資產階級的文化改革與民主改革都起了推動作用。書的主旨是劃定詩(代表一般文學)和畫(代表一般造型藝術)的界限,尋求一切藝術的共同規律以及各門藝術的特殊規律。作者同意亞里斯多德的一切藝術都是摹仿的看法,著重論述詩與畫的差異,來批評詩畫一致說。作者認為,畫描繪在空間中并列的物體,詩則敘述在時間上先后承續的動作。“只有詩人才有一種藝術技巧,去描繪反面的特點,并且把反面的和正面的特點結合起來,使二者融成一體,”而畫的題材局限于“可以眼見的事物”。畫所寫的物體是通過視覺來接受的,物體是平面的,故可以直接看出整體,借助于想象很少;而詩主要訴諸聽覺,是要靠記憶和想象來構造其整體的。書中對畫與詩的表現手法、藝術理想等方面的差異、聯系,而且全面地討論了各種審美范疇,如美和丑、悲劇性、可恐怖性、可嫌厭性等。《拉奧孔》一出版,立即引起德國學術界的普遍的重視和熱烈的討論,歌德、席勒對此書均曾給予高度評價。
上一篇:《抽象與移情》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拉封丹寓言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