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理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德國麥克斯·霍克海默著。作者是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社會批判理論”的倡導者。他的哲學和社會批判理論,貫穿著兩條主線:一是對現實社會問題的批判性研究,一是對實證主義的哲學方法及一切傳統的“意識形態”理論的激烈的批評。本書中文本根據1982年紐約版英譯本譯出,由重慶出版社1989年出版。《批判理論》一書,是霍克海默的主要代表作。該書收錄了他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初發表的一系列文章。全書除“導論”外收有10篇文章,主要有:“科學及其危機札記”、“唯物主義與形而上學”、“權威與家庭”、“對形而上學的最新攻擊”、“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等。這文章,對奠定霍克海默的哲學思想基礎以致整個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具有重大作用和價值。作者說:“這部書為人提供了一部記錄。在我看來,拒棄唯心主義哲學,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把接受人類前史的終結作為我們爭取的目標,是在導向世界總體管理的恐怖趨勢面前,所作的一種退守式的理論抉擇。”作者認為,批判理論的任務即在于深入到事物的世界中,去揭示人與人之間的深層關系,在于去發現“非人的事物下面的人的根基,以及破除表面的同一形式的神秘性。批判理論的出發點首先在于理論家對其自身偏愛有所意識。因此,理論既不是中性的,也不是客觀的”。在本書中,關于科學、政治、家庭、宗教、哲學、社會和藝術等方面的論述。體現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經典理論。它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綱領性文件。
上一篇:《戴尼提——自我心理調節技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抽象與移情》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