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志疑》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史記》研究專著,清代梁玉繩撰。梁玉繩,字曜北,乾隆時貢生,與當時著名學者錢大昕兄弟友好,受他們的影響而從事史學研究。他發現《史記》在長期輾轉抄寫刊刻的過程中,字句之間頗有差異,有的習非成是,真假莫辨,有時一句一字不同,含義迥異,史實就有了出入,直接牽涉司馬遷原著的是非問題,決心詳加考訂辨別。他將司馬遷作《史記》時援引《詩》、《書》、《左傳》、《國語》、《國策》、《呂氏春秋》、《楚漢春秋》等書,與史文對照,又據先秦諸子及《風俗通》、《白虎通》、《越絕書》、《說苑》、《新序》、《論衡》、《韓詩外傳》等與史相證,從而得出結論。他企圖對《史記》作全面整理,并且提出了許多問題,也解決了一些問題。他于《史記》三家注關于音義、銓釋的錯誤多所糾正,三家注于《史記》文字疑難處闕而不解之處甚多,他加了不少補注。因而此書至今對于研究《史記》仍有參考價值。然而本書也有明顯的弱點。一是辨別古史的真相有時不能令人信服。比如以現傳古籍來校《史記》,固然可以證明《史記》的錯誤,但是又有什么證據足以證明現傳古籍必定正確呢?所以前人對他有“疑所不當疑”的批評。二是他所依據的底本是明代凌稚隆的《史記評林》,這個本子重在評論,于史文卻不甚注意,校讎不精,錯誤頗多。梁玉繩少有用其他版本比較,而大都歸咎于《史記》本身,一一疑而辨之,實屬多余。此書共36卷,1981年中華書局曾將其列入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分3冊標點排印出版。
上一篇:《臺灣:走向工業化社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史記評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