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九齡風度
【出典】 《舊唐書》卷九九《張九齡傳》:“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開元)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復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始興縣伯。李林甫自無學術,以九齡文行為上所知,心頗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齡屢言不可,帝不悅。二十四年,遷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后宰執每薦引公卿,上必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釋義】 唐玄宗朝,張九齡罷知政事后,有人薦引公卿,玄宗必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后世常用此典詠賢相。
【例句】 煩相語,九齡風度,流落今何處。(王之道《點絳唇·和魯如晦酴醾二首》其一1160)唐代寒食節宰相用酴醾酒(見《全芳備祖》卷一五《事實祖》)。詞中用唐相張九齡事,暗切酴醾,并抒發對前賢的追懷之情。
上一篇:典故《九齡疏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井凍衣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