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的傳說與禮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印加帝國后,為了使印第安人改信基督教,而向印加派遣了大批傳教士。《印加的傳說與禮儀》便是當時在印加首都庫斯科城的神父摩利納的一份調查。此書介紹了有關創(chuàng)造主維拉科查及印加帝國的各種傳說,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于印加禮儀所作的描述。其中米圖阿祭最能代表神秘的印加禮儀:印加人認為一年中最早的降雨會給人帶來疾病,因此在開始降雨的8月舉行米圖阿祭以驅邪祛病。祭禮開始,400名身著戎裝的戰(zhàn)士從市中心廣場分別沿著由庫斯科通向各地的4條大道跑去,邊跑邊呼喊驅邪的口號。戰(zhàn)士們每跑到一個村子,就由等在那里的戰(zhàn)士接替,繼續(xù)跑下去。最后跑到大河邊,戰(zhàn)士們到河中洗浴,并洗刷武器。印加人認為,由戰(zhàn)士趕來的災、病會全部被河水沖走,流入大海。這一天,每家都要預備一種用玉米粉制成的桑庫。人們在泉邊、河中洗浴后,用桑庫擦臉、擦門、擦存放食品、衣服的地方,然后將桑庫扔入水中并祈禱:“但愿沒有疾病,但愿災害不到我家。”盛大的祭祀活動要進行10多天,包括:舉辦盛大的宴會;為歷代皇帝、皇妃的遺體木乃依洗浴并向其敬奉供品;由皇帝帶領大臣、妃子等向太陽神、雷神等膜拜等一系列儀式。
此書1873年在英國公開出版,1916年由秘魯學者特阿卡和勞邁勞編入《有關秘魯史的文書集成》中出版。摩利納對已經消亡的印加帝國社會生活、文化的文字紀錄,因其準確性和具體性,被公認為是印加研究中罕見的珍貴資料。
上一篇:《十五貫》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印度文化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