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極》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元鄭杓著,劉有定注釋。鄭杓,字子經,泰定中辟為南安儒學教諭,精于字學,著有《衍極》。
《衍極》5卷,書學論著。蓋取篇首二字為篇名,一為《至樸篇》,略述書學原始及古來能書人名;二為《書要篇》,述各種書體及辯碑帖真偽;推本六書,崇尚篆隸;三為《造書篇》,論書法之邪正,兼及字學諸書并古碑之美惡;四為《古學篇》,論題置銘石及評晉唐書家優劣;五為《天五篇》,論執筆法及諸碑帖全書。其文古奧艱澀,系統不精,持論過苛,評者頗有微辭,幸有劉注,足稱賅治,為之一助。《衍極》其名目,鄭杓云:“或問‘衍極’,曰:‘極者,中之至也’。‘曷為而作也?’曰:‘吾懼夫學者不至也。’”概括地說就是中庸,尊古尚法。于前代書家標榜十三家,即:蒼頡、夏禹、史籀、孔子、程邈、蔡邕、張芝、鐘繇、王羲之、李陽冰、張旭、顏真卿、蔡襄。批評標準極嚴。他認為“顏真卿含弘光大,為書統宗,其氣象足以儀表衰俗”。認為蔡襄“最能篤守古法”,稱為宋之顏魯公,認為蘇軾、米芾“變亂古法”,不可同日而語。《造書篇》云:“至哉,圣人之造書也,其得天地之用乎?盈虛消長之理,奇雄雅異之觀,靜而思之,漠然無朕,散而觀之,萬物紛錯,書之義大矣哉?自秦以來,知書者不少,知造書之妙者為獨少,無他,由師法之不傳也”。又云:“法者,天之公也,奚其秘?”,他尤重《述張長史(張旭)筆法十二意》,以為“書道盡矣”。此書為元人尊古尚法的典型。
《衍極》有明成化刊本、弘治刊本、萬歷沈氏刊本(附注釋一卷)、《十萬卷樓叢書》本(有劉注)、《說郛》、《寶顏堂秘芨》本(無注)、《四庫全書》本,從《永樂大典》輯出本(有注)等。
上一篇:《蔣孔陽美學藝術論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裸猿》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