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渚紀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春渚紀聞》10卷,宋何薳撰。何薳,字子楚,號韓青老農,福建浦城人,生活在南北宋之際。這部筆記是他晚年寓居富陽縣韓青谷時所作,第5卷“陳涂共為冥吏”條云孫復卒于紹興十一年五月十二日,次年同日,涂楷亦卒。據此可知此書當成于紹興十二年(1142)以后,作者卒于紹興十五年,本書可能是他生平的最后一部著作。
《春渚紀聞》記事以類相從,全書大致分為6門,前5卷為雜記,第6卷為東坡事實,第7卷為詩詞事略,第8卷為雜書琴事附墨說,第9卷為記硯,第10卷為記丹藥。其“雜記”多記聞之樵夫野老的仙鬼報應故事,兼及談諧瑣事,后人對此常有譏評,這部分內容總的來說價值不大,但間亦有可取之外,如第5卷“古書托名”條,辨《元經》、《薛氏傳》、《李衛公對問》、《關子明易傳》等書均為阮逸偽作,托名柳宗元的《龍城錄》實出王铚之手,《樹萱錄》實出劉燾之手。這些考辨均被后人輾轉引述,對古文獻的研究和整理很有參考價值。作者之父何去非在哲宗元祐年間曾由蘇軾薦為武學博士,作者因此對蘇軾銘恩不忘,在《春渚紀聞》中專列1卷收載東坡的遺文軼事,記述東坡與秦少游、劉貢文、黃魯直、陳無己、張文潛等人的交往,對研究蘇東坡及其同時代的詩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如“文章快意”條的“某平生無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者”,常為后代詩話所引用。“雜書琴事”門除了保存古音樂的資料外,還間雜考辨,如“辨《廣陵散》”條,考《廣陵散》并非稽康始撰,早在曹魏初年已有此曲,這一結論后來也被學者們普遍接受。
此書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舊典備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李璟李煜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