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道志
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法苑珠林》卷七十九、《太平廣記》卷一一六皆錄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選入。是一則報應故事。敘述:道志和尚,因為他了解佛寺廟殿的底細,所以獨自偷竊了寺廟中的帳蓋等寶飾。后來又偷佛像眉間那顆珠相。他開通墻壁,制造了外盜的假象,因而偷后沒人覺察。十多天后,他突然得病,總見一異人用戈矛刺他,時來時去,來時常把道志嚇得大聲驚叫,應聲血流不止。開始每天有一兩次,后來次數增多,他遍體鱗傷,呻吟呼叫不絕于耳。同寺眾僧懷疑他犯了罪,想替他懺悔謝罪,開始詢問,他隱諱不說,兩三天才把罪過全部說出,痛哭流涕請求挽救,說他是一時糊涂而犯了罪,活著要受盡痛苦的拷打,死后還要被刀砍鍋煮。并說出所偷之物的去向。志死后,眾僧積錢贖回珠相,設齋懺悔。開始請工匠復合相珠,裝來裝去,總不相合,眾僧又燒香禮拜,才裝好了。作品宣揚了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也含有勸善懲惡的思想傾向。作者以浪漫手法構設情節,尤其是成功地提煉“偷像眉間珠相”的細節,生發開去,渲染成篇,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遠公在廬山中》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向·邗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