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紺珠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紺珠集》13卷,宋朱勝非編集。朱勝非,字藏一,蔡州人,宋徽宗崇寧年間進士,高宗建炎及紹興初兩度出任宰相。此書是一部書抄歷代子書而成的筆記,以供備忘檢閱之用,其性質(zhì)與馬總《意林》、曾慥《類說》略同。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唐玄宗朝宰相張說有紺色珠一顆,偶有遺忘之事,撥弄此珠,便頓然曉悟,故名記事珠,后來便以紺珠比喻博識不忘,《紺珠集》及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皆取此意。此書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和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都明確記載為朱勝非編集,但書前有紹興七年(1137)灌陽令王宗哲序,序中說:“《紺珠》之集,不知起自何代。建陽詹公寺丞出鎮(zhèn)臨汀,仆幸登其門,一日出示茲集,俾以校勘訛舛,將命工鏤板,以廣其傳。仆因得以詳究焉。增益其所未能,所得多矣。”《四庫提要》由此序而對此書的作者提出了疑問,《提要》認為,朱勝非紹興初年仍在相位,如果此書果真出自朱氏之手,紹興七年作序的王宗哲以及刊校人員何以不知作者是誰?因《四庫提要》有這一疑問,因此直至今日人們?nèi)圆桓掖_認此書作者為朱勝非。四庫館臣提出的理由雖有一定道理,但似不能否定晁、陳兩家的著錄,此書或為朱勝非早年編著,王宗哲諸人不知其書為朱氏所著,也并非沒有可能。
《紺珠集》引書共達137種,其中第10至12卷載有釋贊寧《物類相感志》、蔡襄《茶錄》、丁用晦《芝田錄》、王曾《言行錄》等幾種宋人著作,或為紹興七年刊版時所增入,因為王序中有“增益其所未能”之語。在《紺珠集》征引的這些著作中,有許多已經(jīng)亡佚,今天尚存的著作也可藉此書作為輯佚校勘之資。《紺珠集》還常常抄引一些著作的序文,這對研究古籍的流傳存佚情況尤有價值。
此書有《叢書集成初編》本。
上一篇:《純粹理性批判》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經(jīng)籍纂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