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威廉·詹姆士著。詹姆士是美國實用主義創始人之一。著有《偉大人物、偉大思想和他們的環境》、《情緒是什么》、《一元論評論》、《決定論的左右為難》、《心理學簡編》、《宗教經驗種種》等多種著作。創辦和主編了《精神》和《哲學評論》等刊物。本書中文版是商務印書館1924年作為“尚志學會叢書”之一翻譯出版。1979年8月商務書館重新翻譯出版。全書16萬4千字。
本書全名為《實用主義:一些舊思想方法的新名稱》。書中收集作者1906年在美國波士頓羅威爾研究所和1907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8篇講稿,即:當前哲學上的兩難,實用主義的意義,從實用主義來考慮幾個形而上學的問題,一與多,實用主義與常識,實用主義的真理概念,實用主義與人本主義,實用主義和宗教。本書后另有《真理的意義》序言,認識作用,印度的虎,人本主人和真理4篇論文。
實用主義是資產階級哲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繼承了貝克萊和馬赫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宣稱客觀世界可以按照人的主觀意愿任意塑造,否認物質第一性的原則和規律的客觀性。詹姆士的實用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方法,一種態度。據他自己講:“實用主義的范圍大概就是如此——第一是一種方法;第二是一種真理的發生論”。所謂實用主義的方法可以從三個方面概括:其一是對于一種理論、概念不是看它是否符合“最先的事物”,而是看人在行動中的收獲和效果;其二是把理論,概念看作行動的工具;其三是以效果來判定概念、理論的意義和價值。總之,實用主義在考察理論本身或評論理論的價值時都是強調它的行動效果。實用主義在美國特別流行,曾被視為美國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學。這一哲學與先進的科學思想馬列主義是相背的。
上一篇:《寶劍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審美特性》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