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周郎
【出典】 《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參見“公瑾”條。
【釋義】 周瑜為三國時東吳將領,二十余歲即領重兵,人稱“周郎”。后用作周瑜的代稱,并借以稱美年青的將領或瀟灑倜儻的才俊之士。
【例句】 ①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82)這里的“周郎”指周瑜,因游覽赤壁故念及在此擊敗了曹操的周郎。②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認周郎。(周邦彥《訴衷情》[當時選舞萬人長]629)這里用“周郎”指年少俊逸的才士,以此自喻。意為詞中女主人公在“酒筵”上,佯作不識。③須知道,羽扇綸巾,不獨數周郎。(汪莘《滿庭芳·壽金黃州》2201)這里的“周郎”指周瑜。意為金氏守黃州部署有方,制止了金人入侵,仿佛周瑜再生。④不論周郎并幼度,便仲尼、復起嗟微管。(劉克莊《賀新郎·杜子昕凱歌》2624)這里的“周郎”指周瑜。意為杜子昕(即杜杲)在濠州與蒙古南侵大軍作戰中建立的卓著功勛,較周瑜的赤壁之捷的意義更重大。⑤周郎英發人間少。謾依然、鳥鵲南飛、山高月小。(宋自遜《賀新郎·題雪堂》2688)這里的“周郎”指周瑜。雪堂系蘇軾在黃州所筑,距蘇軾懷古之赤壁很近,故用此典。
上一篇:典故《周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周黃策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