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又稱《共和國篇》、《理想國》。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政治思想家柏拉圖的政治學著作。中譯本由商務印書館1929年10月初版,1957年重印第1版,吳獻書譯。全書分5冊,共10章,每冊2章,近24萬字。本書是一部長篇對話錄,作者假托蘇格拉底等人之口,系統地表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內容廣泛深刻。涉及優生、節育、婚姻、專政、獨裁、共產、民義、宗教、道德、文藝、教育、男女平權等各種問題,實際上是哲人政治家柏拉圖所寫的治國計劃綱領。本書主要論述了以下三方面內容:(1)理想國家。作者從蘇格拉底“知識就是美德”這一命題出發,設計了一個正義理想國,他把分工作為構成國家的原則,將公民分成三個等級:即專門從事國家管理的統治者;專門從事保衛國家的保衛者(軍人);專門從事生產的生產者。前兩個等級“實行財產和親屬公共制度”,以避免因財產、親屬引起爭端。只要這兩個等級團結一致了,其他百姓也就自然沒有結黨互相攻擊的事情了。這樣,三個等級各務其業、和衷共濟,正義理想就會實現了。(2)理想公民。作者提出公民應有4種美德: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統治者智慧,保衛者勇敢,生產者節制其欲望,甘愿受統治者的統治,而正義就是靈魂全面的美德,亦即每一部分都永遠執行自己職能的美德。作者特別提出理想國的統治者必須由少數具有智慧美德的哲學家來擔任。(3)理想教育。本書提倡人治,強調教育在理想國中的作用,要求治國者把教育作為“第一要務”,認為教育是培養公民道德、培養下一代統治者以維持理想國的重要手段。本書提出的理想國的實質是企圖用加強奴隸制的等級制度的辦法,挽救已經走向衰落的城邦制度。如馬克思指出的“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分工被說成是國家構成的原則,就這一點說,他的理想國只是埃及種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5——406頁)
上一篇:《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國朝學案小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