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初群雄事略》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末清初錢謙益撰。共15篇。記載元末明初農民起義領袖韓林兒、郭子興、徐壽輝、陳友諒、明玉珍,以及元朝將領擴廓貼木兒、李思齊等共15人的事跡。以人為綱,每人一篇。該書廣征博引,對引文均不加改動,并注明出處,標明作者。“采自諸書,抵牾處不改定,參差處不畫一,仍是長編之例,實非刊定之書”。但卻使一些今已散失的資料得以保存下來。作者還對有疑問的史事及錯詆之處附加按語,詳為校訂,是研究元末明初歷史的一部重要史料。如該書第1卷《宋小明王》記載龍鳳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小明王韓林兒與劉福通事,先引《太祖實錄》,高岱《鴻猷錄》、俞本《紀事錄》及《龍鳳事跡》原文,并加以考證說:“據《實錄》劉福通為呂珍所殺。《國初事跡》則云,福通奉林兒遁于滁州。《庚申外史》則云:丙午冬,與小明王俱沉于瓜州。二說未知孰信。《史乘考誤》以劉辰所記為非,然《洪武實錄》多舛誤,又諱言龍鳳事,吾亦未敢以為信也。又按:《誠意伯行狀》載,不奉小明王事在庚子年。以時勢考之,恐未必然。高岱記于癸卯安豐遁退之后,與《國初事跡》不當輕救之言相合。所謂陳友諒入寇者,非庚子龍灣之役,而癸卯南昌之役也,似為近之。第六:太祖奉林兒還金陵,丙午殂于金陵,則承小說家之偽耳”。于此一事,考書6種之多。錢謙益(1582~1664),字牧齋,明萬歷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后降清,仍為禮部侍郎,事跡入《貳臣傳》。博學多才,一生著述頗多。作者編撰該書的目的,是為了“官既不達,欲以史事自見,而亦未有任之者”。至清中期大興文字獄,錢謙益的所有著作均被列入禁書。該書約成于明天啟六年(1626),作者自序則寫于書成后之16年。清代只有抄本流傳,直到1913年才首次刊行,收入《適園叢書》,1982年中華書局據沈韻齋藏抄本為底本,參照清抄本和《適園叢書》本加以校刊,出版點校本,書后附錄有《適園叢書》本,張鈞衡跋文,為目前的流行版本。
上一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國富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