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兵制》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中國古代第一部兵制史專著,也是古代唯一的一部兵制通代史。南宋孝宗時陳傅良撰。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傅良當南宋之時,目睹主弱兵驕之害,故著為是書,追言致弊之本,可謂切于時務者矣?!笨梢娮髡咦珪康?,旨在通過古今兵制對比,揭示當世兵制流弊,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鑒,具有較強的思想傾向性。全書共8卷,依照朝代次序,分別記述了周、春秋、秦、西漢、王莽、東漢、三國、兩晉、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的兵制及沿革,闡述了后代兵制對前代兵制的繼承和發展。書中對西周的鄉遂井兵農合一制,漢代的京師兵(南北軍)、地方兵(輕車、騎士等),隋、唐的府兵,唐代的車騎、禁軍、北宋的禁軍、廂兵、蕃兵等作了具體闡述,其中又以北宋兵制記述最詳,史料價值也最大。該書采取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每個朝代在敘述其兵制沿革大略后,緊接著用按語的形式加以評論,指出其利弊與得失,集中反映出作者的兵制地位觀。認為兵制的得失,是與國家治亂攸關的大事,反復提醒統治者萬不能忽視兵制。在分析歷代兵制得失的基礎上,為統治階級總結出一條調整士兵與將領關系的重要原則:兵無專主、將無重權。同時又在很多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古代兵制的一些思想和觀點。如主張寓兵于農,兵農合一,有事出戰,無事耕田;主張強干弱枝,“天下之兵皆內外相制”,反對諸王擅權;主張精兵簡政,反對冗兵冗官;主張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反對“教習不精”;主張量力征收軍賦,反對征調無度,等等。這些思想觀點對當時的軍制改革和后世都有一定的影響?!稓v代兵制》是我國第一部關于兵制的通代史,在從商周至宋代的歷朝兵制的記述中,勾畫出兩千年來我國古代兵制發展的輪廓,并對其利弊得失加以詳細的評說,具有一定的軍事學術價值,在我國兵制史研究的領域具有篳路藍縷之功,是研究中國古代兵制的必讀之書。該書版本很多,現存有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叢書刊本、長恩書室叢書本、揚州刻單行本、學海類編本、靜觀堂刊本、清道光間瓶花書屋等刊本。
上一篇:《十日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歷代史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