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蓬蒿
【出典】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猋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并興。”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張仲蔚》:“隱身不仕……常居窮素,所處蓬蒿沒人,閉門養性,不治榮名,時人莫識。”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見《全唐詩》卷一七四)
【釋義】 蓬草與蒿草,省稱蓬蒿。這是田野中常見的兩種野草。古人因以之詠草野,或徑作草野田舍之代稱。
【例句】 老夫不出長蓬蒿,鄰墻開碧桃。(黃庭堅《阮郎歸》[貧家春到也騷騷]403)這里用“蓬蒿”烘托作者居處的偏僻荒涼。
上一篇:典故《蓬萊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蓬蒿燕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