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李約瑟著。李約瑟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院長、英中了解協會會長。幾十年來,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本書是他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本書分7卷,每卷又分若干分冊,全書內容包括我國有史以來的地理和歷史情況(第1卷)、科學思想的發生和發展(第2卷)、數學、天文學、地學(第3卷)、物理學、工程技術(第4卷)、化學、化工(第5卷)、生物學、農業、醫藥(第6卷),以及這些學科得到發展的社會背景(第7卷)。作者對我國古代各門學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和成就,引證了大量的文獻,進行了詳細的敘述,肯定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光輝成就,證明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所作的巨大貢獻。作者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又是一個“中國通”,他熱愛中國,崇拜中國古代文明和科學技術,認為:“中國的這些發明和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在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關于這一點可以毫不費力地加以證明)。”而“中國文明對科學、科學思想和技術的貢獻,直到今天還仍然為云翳所遮蔽,而沒有被人們所認識。”“歐洲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甚至連那些懷有良好意愿的歐洲人,也很難排除這種偏見。”(《序言》)鑒于這種情況,作者決心“付出巨大的代價”,寫作這一巨著。作者在中國期間和在此書的寫作過程中,曾得到過我國著名學者和科學家聞一多、華羅庚、郭沫若、冀朝鼎、侯外廬、陶行知、鄧初民、林祖涵、馮友蘭、王亞南、傅斯年、竺可禎、劉仙洲、梁思成、李四光等數十人的幫助,因此使本書更具科學性和權威性。閱讀本書,可以增加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卻又為這一巨著出自外國人之手,而不是由炎黃子孫來完成,并且我們至今尚無同類著作問世而感到遺憾。
本書自1954年起陸續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1975年,我國科學出版社開始出版中文譯本,首先出版第1卷第1、2分冊;后按學科重新分卷出版。
上一篇:《中國小說史略》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習學記言序目》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