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召南》篇名。《毛詩序》說:“《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左傳·襄公十四年》:“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漢劉向《說苑·貴德》:“召公述職,當桑蠶之時,不欲變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聽斷焉。……百姓嘆其美而致其敬,甘棠之不伐也。”宋朱熹《詩集傳》:“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愛其樹而不忍傷也。”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愚謂召伯之政,其浹洽人心,深入肌髓者,固非一時一事。而人之所以珍重愛惜,而獨不忍傷此甘棠樹者,必其當日勸農教稼,或盡力溝洫時,嘗出而憩止其下。其后農享其利,人樂其庥,每思召伯而不得見,唯此樹尚幢幢然繁蔭茂葉,蔥蒨如故,故不覺睹樹思人,以為此召伯常憩止處也,而忍伐而敗之哉?不唯不忍伐而敗之,即一屈抑之亦有所不忍,則其德之感人為何如耶?夫民之不忍忘召伯者,一樹尚且如是,則其他更可知已。詩人詠之亦即小以見大耳。”今人高亨《詩經今注》:“周宣王封他的母舅于召南域內,命召伯虎到召南給申伯筑城蓋房,劃定土田,規定租稅。召伯作這件事很賣力氣。他當時的住處有一棵甘棠樹,他離去后,申伯或申伯的子孫或其他有關的人,追思他的勞績,保護這棵甘棠樹以資紀念,因作這首詩。”人們由愛人而及物,詩人由詠物而懷人,這是該詩藝術上的顯著特征;方玉潤《詩經原始》:“他詩煉字一層深一層,此詩一層輕一層,以輕而愈見珍重耳。”
上一篇:《獅吼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甘泉賦》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