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婚姻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學術專著。著者愛德華·韋斯特馬克。愛德華·韋斯特馬克系芬蘭著名的社會學家、哲學家和人類學家,歷任赫爾辛基大學社會學講師、道德哲學教授和亞波學院哲學教授,同時在倫敦大學執教。他的主要著作還有《道德觀念的起源和發展》、《摩洛哥的宗教儀式與信仰》、《倫理相對論》等。
韋斯特馬克的第一部著作《人類婚姻全史》1891年在倫敦和紐約同時出版,在此基礎上,他又進一步研究,1926年出版《人類婚姻史》。此書由王亞南譯為中文,198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據神州國光社1930年初版影印。
這是一本較為全面系統地研究人類婚姻的力作。此書資料非常豐富,介紹了遍及世界各個角落的形形色色的婚俗。作者在《結婚的儀式》中寫道:“魚及某種雕像。每每應生殖的目的,而用于結婚式中。在東方猶太人間,新婚夫婦完成宗教的儀節后,立即在盛滿鮮魚的大盤上,或在養有活魚的容器上,三度超躍。或在另一魚尾上,來回跨過7次。此種儀式的解脫,系當作禱求子嗣的象征,而德國猶太人于結婚第二日吃魚的習慣,亦不外希求多產……”書中分析道:“魚卵不僅暗示多產,并暗示繁昌,大抵結婚儀式的種種目的,都不外使夫婦興旺繁榮。摩洛哥是如此,其他各國亦莫不皆然?!痹谡劶爸袊幕樗讜r,作者記敘道:“中國福州地方,婚家因為避忌新娘的足觸地面,由落轎場所至婚房,皆鋪有大紅絨氈。又中國新娘由舊家出發時,須著父鞋自閨房行至轎邊,迨上轎始將鞋留下?!弊髡叻治鲞@是由于:“新娘的足與地而接觸,同樣會招來不幸,所以須與新郎有類似的,或更大的警戒”。作者從原始信仰的角度分析出,因為惡靈住于地下。原著的功力,使譯者驚嘆道:“這些習俗曾經存在,現在仍舊變相地存在,就中國的婚姻習俗而言,原著者雖在本書中談到不少,而且談到了風習,有的竟連譯者亦未聞知?!本退鸭@些資料的學術功利而言,就浩繁巨量的資料歸納排比而言,都是了不起的工程。此書的學術性在于,資料是為敘述理論服務的,書中研究了婚姻的起源、婚姻年齡、結婚儀式、婚姻的種種形態及特征。這部著作是民俗學、人類學、社會學重要的參考資料,在學術界引起較大的反響。
上一篇:《人性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人類的由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