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李白擬作共三首,此為第一首。明胡震亨說:“《行路難》,嘆世路艱難及貧賤離索之感。古辭亡,后鮑照擬作為多,白詩似全學照”(今人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引)。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敕編《唐宋詩醇》:“冰塞雪滿,道路之難甚矣。而日邊有夢,破浪濟海,尚未決志于去也。后有二篇,則畏其難而決去矣。此蓋被放之初述懷如此,真寫得‘難’字意出。”今人馬茂元、趙昌平《唐詩三百首新編》:“詩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抑郁不平之感。結尾處,忽開異境,認為抱負總會有實現的一天,充滿著沖決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精神。”今人安旗等《李詩咀華》:“所反映的詩人的內心世界極其復雜:失望與希望交織,痛苦中掩藏著熱情,悲吟和嘆息伴隨著美妙的幻想與豪邁的放歌。但占著主導地位的,始終是積極進取的精神。詩人的失望、痛苦和悲吟嘆息,絕無消極頹唐的味道,因為這一切并不產生于對現實人生的冷漠與否定,而是根源于對現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執著追求。……與現實中的黑暗勢力作實力較量,李白雖然是弱者,但在精神上他卻始終是強者。他心目中的前程依然光明遠大,他對未來依然充滿著樂觀和信心。這正是積極浪漫主義文學最本質的思想特征。”此詩是唐玄宗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時所作,寫詩人功業未遂、被迫離開京都的悲憤心情,表露了他政治上的苦悶和決心突破限險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首四句,寫面對友人餞行的盛宴,卻停杯投箸,拔劍嘆息,舉目四顧,心緒茫然,苦悶抑郁。形象地揭示了英雄失路、負劍空嘆的郁悶情懷。中四句,正面抒寫世路艱難的感慨。冰塞黃河、雪封太行,象征人生道路的險阻,暗寫自己遭讒放還的不平;在心境茫然之中,忽憶呂尚、伊尹二賢年高得遇,詩人頓增信心,歷史的聯想中寄寓著失望中的希望。尾六句,一面回顧現實,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一面展望未來,盡管阻礙重重,仍將破浪濟海,抒發了積極用世的心聲。詩篇采用跳躍騰宕的結構,突出地表達了詩人激蕩起伏、復雜變化的感情;巧用歷史故事而施以夸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異常鮮明突出。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說:“太白七言古,想落天外,局自變生。大江無風,波浪自涌,白云從空,隨風變滅。此殆天授,非人可及”,此詩足以當之。
上一篇:《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西樓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