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侯方域作。阮光祿,即阮大鋮,崇禎元年阮曾官光祿卿,故稱。今人王凱符說:“本文的寫作年代及背景有兩說。文題標明本文作于‘癸未去金陵日’,癸未是公元1643年即明亡的前一年。但有的文章卻把該文寫作時間斷為1644年清兵入關,福王在南京稱帝(南明弘光帝)之后。根據有關史料考證,本文應以作者稱明的時間即1643年為是。文中寫左良玉進兵南京,阮大鋮誣侯方域為內應,此事確是發生在癸未即1643年清兵入關之前。左良玉是由侯方域之父侯恂提拔起來的一個軍事將領,受封寧南侯,駐軍襄陽。他企圖進軍南京有兩次。一次在癸未,左良玉為擴大自己的勢力,以缺糧為名,聲言要借食南京;一次是福王在南京即位后,馬士英、阮大鋮把持朝政,排斥忠良,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兵至九江因左良玉病死而止。第一次借食南京未成,侯方域以其父之名給左良玉寫信勸止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所說‘奉熊尚書之教,馳書止之’即此信)。侯方域給左良玉的信(見侯方域《壯悔堂集·為司徒公與寧南侯書》)及侯方域年譜,均指明本文作于左良玉‘借食南京’的1643年。有的文章把該文寫作時間斷為1644年,大約是把左良玉第二次進兵南京為寫作的背景了。”(《古代散文鑒賞辭典》)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閹黨余孽阮大鋮曾企圖拉攏侯方域,以洗刷自己的罪行,遭到拒絕。清兵入關后,福王立于南京,阮大鋮欲加害侯方域。侯在崇禎十七年(1644)逃離南京時,寫了這封著名的信,義正嚴辭地譴責了阮大鋮。”今多數研究者認為,此篇當寫于明崇禎十六年(1643)。阮大鋮早年以俊方與侯恂等交好,曾為光祿大夫,后因依附魏忠賢,為士人所不齒,崇禎時遭廢斥,匿居南京。南京復社文人欲將其逐出城門,當時侯方域與復社人士關系密切,阮想借世交拉攏侯方域,為侯所拒絕,因而引起阮的忌恨,欲加害侯方域。文章就是在此背景下寫成的。它首先用阮大鋮同作者父親侯恂之間關系的變化,說明阮為人之卑劣;又進一步擺出阮利用“王將軍”收買作者等人的作法,說明其行為的無恥和徒勞;然后揭露了阮對作者的造謠諂害,鞭撻了這個閹黨余孽品質惡劣、陰險狡詐的丑惡面目,較真實地反映了明末政治腐敗、壞人猖狂的社會現實。文章擺事實,講道理,均切中要害;語言委婉含蓄,外似平和,內含鋒芒;逐層揭露,旁敲側擊,深刻犀利。清孔尚任撰《桃花扇》傳奇,曾以此文為重要素材。
上一篇:《畫皮》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登幽州臺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