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簡介|介紹|概況
散文篇名。清方苞作。左忠毅公,左光斗字遺直,明桐城人,萬歷進士,因彈劾閹黨魏忠賢,下獄,被害死于獄中,后追謚忠毅。清張廷玉等《明史·左光斗傳》說:“楊漣劾魏忠賢,光斗與其謀,又與(高)攀龍共發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及忠賢逐(趙)南星、攀龍、(魏)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忠賢诇知,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復構(汪)文言獄,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擁馬首號哭,聲震原野,緹騎亦為雪涕。至則下詔獄酷訊。許顯純誣以受楊鎬、熊廷弼賄,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諸人俱自誣服。光斗坐贓二萬。忠賢乃矯旨,仍令顯純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諸人始悔失計。容城孫奇逢者,節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得金數千,謀代輸,緩其獄,而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時五年(天啟五年,1625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今人祖保泉說:“方苞比左光斗晚生二十多年,他從先人那里聽到一些有關鄉先輩左光斗的感人事跡,既可為之立傳,也可選取一些事跡撰成‘逸事’,以補正史之不足。……全文既稱頌左光斗,也稱頌史可法,作者用客觀敘述的方式把自已的稱頌之情隱蔽起來,以免再觸文網??墒牵@種客觀敘述的思想傾向又是明明白白的。作者運筆用心良苦,是可以察知的。史可法督師揚州,與南下的清兵血戰到底,以身殉明,敵對的統治者怎么會容許當時的文人來稱頌史可法呢!而方苞偏有景仰明代遺民的思想,偏要稱頌史可法,那就只得隱約曲折地寫幾筆。作者的膽識,于此可見?!?《古文鑒賞大辭典》)今人馮其庸等《歷代文選》說:“記述明末東林黨成員左光斗生前逸事,突出了他以國事為重,不計較個人生死榮辱的可貴品質,同時也表現了他與史可法的親密關系。 ‘解貂’、 ‘掩戶’、‘面署第一’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的預言,以及后來史可法忠于職守、勤于軍務的一段敘述,則突出了左光斗具有知人的卓識?!贝似ㄟ^記述左忠毅公為國選才,拔擢史生;正氣凜然,獄中憂國;后繼有人,史公報國的事實,贊揚左光斗具有知人的卓知和以國事為重、重義輕生、剛強不屈的可貴品質。通篇圍繞左、史交往的線索選材,以史可法作陪襯,緊扣左光斗“忠毅”的特點來寫,內容精粹,敘事簡潔、生動;通過對人物準確的動作刻畫和富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突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左、史獄中會見一段,尤為慷慨激昂,生氣凜然,數百年后讀之,猶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之感。清沈廷芳評道:“方先生品高而行卓,其為文,非先王之法弗道,非昔圣之旨弗宣,其義峻遠,其法謹嚴,其氣肅穆而味淡以醇,湛于經而合乎道,洵足以繼韓、歐諸公矣?!?(《方苞集》“諸家評論”引)
上一篇:《山鬼》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