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虛臺記》簡介|介紹|概況
宋文篇名。蘇軾作。本篇主旨,或謂譏太守陳希亮。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記載:“陳希亮,字公弼,天資剛正人也。嘉祐中知鳳翔府,東坡初擢制科,簽書判官事。吏呼蘇賢良。公弼怒曰:‘府判官,何賢良也?’權其吏不顧,或謁入不得見。……東坡作府齋醮禱祈諸小文,公弼必涂墨改定數往反。至為公弼作《凌虛臺記》曰(從略)。公弼覽之笑曰:‘吾視蘇明允猶子也,某猶孫子也。平日故不以辭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懼夫滿而不勝也。乃不吾樂邪?’不易一字,亟刻之石”。明楊慎云:“《喜雨亭記》,全是贊太守,《凌虛臺記》,全是譏太守?!断灿晖び洝分币蕴熳釉旎嘈?,見得有補于民;《凌虛臺》則以秦漢隋唐相形,見得無補于民,而機局則一也。”(《三蘇文范》引)李贄說:“太難為太守矣。一篇罵太守文字耳。文亦好,亦可感?!?同上引)茅坤云:“蘇公往往有此一段曠達處,卻于陳太守少回護?!?《宋大家蘇文忠公文抄》卷二十五)也有持異議者,《蘇長公合作》卷二引陳元植云:“登高感慨,寫出杰士風氣,卓老謂罵,非也?!编嵵菰疲骸芭_方式而所言皆頹廢之景,別是世味外一種文字。若在后世,掾屬敢以此等言論進乎?然文忠當日相傳有傲上之謗,甚矣,筆墨之難也。”(同上)清儲欣說:“登高望遠,人人具有此情。惟公能發諸語言文字耳。 ‘世有足恃’云云,自是宋人習氣。或云自負所有,揶揄陳太守者,非也。”(《唐宋八大家類選》卷十二)沈德潛說:“發明廢興成毀,湍瀾洄洑,感慨歔欷,后歸于不朽之三,不止作達觀曠識,齊得喪,忘古今也。楊升庵謂是譏太守文,儲在陸又謂是宋人習氣,俱未必然?!?《唐宋八大家文談本》卷二十三)關于本文的寫作特色,明鐘惺云:“后段說理,反不精神。”(《三蘇文范》引)《天下才子必讀書》云:“讀之如有許多層節,卻只是興成廢毀二段,一寫再寫耳。”清賴山陽說:“此篇自歐公《峴山亭記》、《真州東園記》等立思,而別出一機軸駕上之。子瞻此時二十七、八,而波瀾老成如此,宜乎老歐畏之,所謂‘自今廿余年后人不復說老夫’者,真矣?!?《纂評唐宋八大家讀本》卷七引)吳楚材、吳調侯云:“通篇只是興成廢毀二段,一寫再寫,悲歌慷慨,使人不樂。然在我有足恃者,何不樂之有。蓋其胸中實有曠觀達識,故以至理出為高文。若認作一篇譏太守文字,恐非當日作記本旨?!?《古文觀止》)今人陳霞村、閻鳳梧認為本文“說明小小土臺是不能永存的,感官的享受和虛榮的滿足是很不可靠的,應該探求一種可以永久依靠的東西,從而表現了作者積極追求理想生活、的樂觀精神,而決無吊古傷今的消極情緒。”(《唐宋八大家選譯注》)本文敘事、說理、寫景有機結合,一氣呵成,文筆暢達。正反說明,古今對比,具有較強的哲理色彩。
上一篇:《馮諼客孟嘗君》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