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聲吹裂
【出典】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晏元獻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時已為館閣校勘,公特請于朝,以為府簽判,朝廷不得已,使帶館職從公。外官帶館職,自君玉始。賓主相得,日以賦詩飲酒為樂,佳詩勝日,未嘗輒廢也。嘗遇中秋陰晦,齋廚夙為備,公適無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寢矣。’君玉亟為詩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處,試憑弦管一吹開。’公枕上得詩,大喜,即索衣起,徑召客治具,大合樂。至夜分,果月出,遂樂飲達旦。”
【釋義】 北宋王君玉于中秋陰晦賦詩,有“只在浮云最深處,試憑弦管一吹開”之句,隨后,命奏樂,果然云開月出。
【例句】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1870)這里用本典切合中秋賞月。
上一篇:典故《一聲何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聲塵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