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詩并記》簡介|介紹|概況
詩文篇名。東晉陶淵明作。關于對桃花源的認識和理解,歷來眾說紛紜。唐人多以為桃花源乃仙境。王維《桃源行》說:“初因避地去人間,更聞成仙遂不還。……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韓愈《桃源圖》說:“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彼?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sush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蘇軾開始否定仙境之說。他在《和桃源詩序》中說:“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紲Y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舊說南陽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余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歲。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見五世孫者,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桃源蓋此比也歟?”鄭景望《蒙齋筆談》說:“陶淵明所記桃花源,今武陵桃花觀即是其處?!壁w與時說:“靖節所記桃花源,人謂桃花觀即是其處,不知公蓋寓言也?!?清陶澍《靖節先生集》卷六引)明清時,論者多持寓言寄托之說,究其寓意,又諸說不同。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說:“此憤宋之說也。事在太元中,計太元時晉尚盛,元亮此作,當屬晉衰裕橫之日,借往事以抒新恨耳?!鼻辶衷沏憽豆盼奈隽x》二編卷五說:“愚以為元亮生于晉、宋之間,遐思治世,不欲作三代以下人物,為此寓言寄興?!眳浅?、吳調侯《古文觀止》卷七說:“桃源人要自與塵俗相去萬里,不必問其為仙為隱。靖節當晉衰亂時,超然有高舉之思,故作記以寓志,亦《歸去來辭》之意也?!鼻窦嗡搿稏|山草堂陶詩箋》卷五說:“公蓋厭塵網而慕淳風,故嘗自命為無懷、葛天之民,而此記即其寄托之意。如必求其人與地之所在而實之,則鑿矣。”孫人龍《陶公詩評注初學讀本》卷二說:“此乃寓意于劉裕,故托之秦以為喻。”鄭文焯《陶集鄭批錄》說:“此蓋隱寓五百年王者興之慨?!爆F在一般認為,此作品當為作者晚年所作。它描繪了一個沒有君主、沒有剝削、人人勞動、人人平等的空想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愿望,同時也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一種否定。此作品包括“記”和“詩”兩部分。“記”是詩的序言,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霸姟笔菍Α坝洝彼鶖懙奶以词澜绲母桧灪唾澝?。兩者互相結合,互為補充。作品語言精煉,結構嚴謹,想象豐富,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上一篇:《桃源行·漁舟逐水愛山春》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梧桐雨》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