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記》簡介|介紹|概況
傳奇劇本。明李開先著。明王世貞《曲藻》說: “所為南劇《寶劍》、《登壇記》,亦是改其鄉先輩之作。二記余見之,尚在《拜月》、《荊釵》之下耳,而自負不淺。一日問余: ‘何如《琵琶記》乎?’余謂:‘公辭之美,不必言。第令吳中教師十人唱過,隨腔字改妥,乃可傳耳。’李怫然不樂罷。”明呂天成《曲品》以此劇入“具品”,說:“傳林沖事,亦有佳處。自撰曲品名亦奇。”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以此劇入“能品’,說:“中有自撰曲名。曾見一曲采入于譜,但于按古處反多訛錯。且此公不識練局之法,故重復處頗多。以林沖為諫諍,而后高俅設白虎堂之計,末方出俅子謀沖妻一段,殊覺多費周折。”明沈德符《顧曲雜言》說:“所作《寶劍記》,生硬不諧,且不知南曲之有入聲,自以《中原音韻》葉之,以致吳儂見誚。”又說:“填詞出才人余技,本游戲筆墨間耳,然亦有寓意譏訕者。……李中麓之《寶劍記》,則指分宜父子。”明張琦《衡曲麈談》說:“所為《寶劍》、《登壇記》,亦是改其鄉先輩之作,固自平平,而自負不淺,弇州嘗譏其腔律未協,非苛求也。”清《曲海總目提要》說:“林沖被高俅父子陷害事,僅見小說《水滸傳》,本不足信,開先特借以詆嚴嵩父子耳。……劇中所記,皆與《水滸傳》相合。惟其妻本殉節以死,而作者欲以團圓結束,故作迎聚梁山。然據傳觀之,則張有志行,易死為生,未免作賊婦,恐非其本愿也。”吳梅《顧曲麈談》說:作者“著有《寶劍記》、《斷發記》諸傳奇。文采風流,照耀北方。”此劇寫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作者把林沖和高俅矛盾的起因,由《水滸傳》所寫的高衙內調戲林妻改為林沖一再上本彈劾高俅,曲折地反映了明代統治集團內部的忠奸斗爭;特別是作者寫林沖手刃仇敵,夜上梁山,和武裝斗爭的形式,率領大軍進逼汴京,迫使皇帝除掉權奸,在當時更具有現實意義和進步意義。但作者把林沖塑造成為一個忠臣的典型,又寫他接受招安,一門旌表,顯然是受了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其中《夜奔》一出描寫林沖夜奔梁山的英雄情懷十分成功,為人們廣泛稱道。劇作語言清爽流暢,絕少雕琢痕跡。
上一篇:《宋江怒殺閻婆惜》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室語》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