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鵬翀
字天扉,一字抑齋,自署南華山人。嘉定(今屬上海)人。少時姿質魯鈍,且多疾病,年十七忽開悟,取經史子集讀之,如舊已習之,為時文及韻語,走筆立就,仿佛宿構。弱冠補諸生。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編修。雍正十三年,充云南鄉試正考官。乾隆(1736—1795)年間,以詩思敏捷與磅礴淋漓之山水畫、蒼潤勁秀之書法受知于高宗,遷詹事府右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后擢為詹事。乾隆十年,以省墓乞假歸,病卒于途。鵬翀為宮廷詩人,高宗頗重其才,有作便使步韻,頃刻數篇立就。其詩多應制奉和、題贈詠物之作,如《泥美人》、《粉團》、《玉環》、《落葉》、《和柳絮詩》等皆為其代表作品。這類作品多則失之于濫。鵬翀逞才好勝,往往一題數十詠,在京邸賦《雁字落葉》七律,自晨至午,成三十首,庸濫之作,自不可免。有些小詩頗具情韻,如:“碧湘門外渺寒波,欲采芙蓉奈晚何。今夜黃陵廟前月,茜裙誰唱竹枝歌?”(《長沙》)鵬翀書、畫皆有成就,與詩被稱為“張翰林三絕”。詩作分別收入《進呈集》、《賡韻集》、《傳宣集》、《雙清閣集》等,后編為《南華山房詩鈔》。《清史稿》卷五○三、《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沈德潛為撰行狀。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镃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律詩格